免费看男人的嘴添女人下身视频_欧美日韩亚洲tv不卡久久_一级毛片免费视频_九九精品成人免费

歡迎進入凡爾碼平臺
資訊信息
凡爾碼提供深度的二維碼移動應用平臺,通過平臺人人都可以搭建屬于自己或單位的管理系統(tǒng);通過凡爾碼平臺可搭建消防巡檢系統(tǒng)、設備巡檢系統(tǒng)、電站巡檢系統(tǒng)、光伏巡檢系統(tǒng)、物業(yè)巡檢系統(tǒng)、建筑施工管理系統(tǒng)、安全巡檢系統(tǒng)、工廠安全管理系統(tǒng)等二維碼應用系統(tǒng);通過平臺低成實現(xiàn)公司管理信息化、數(shù)字化轉型。
資訊信息
球磨機的維護與檢修
作者:凡爾碼
  |  
閱讀量:

球磨機的維護與檢修


1. 檢修周期與內容

1.1. 檢修周期

檢修周期見下表

檢修類別

小修

中修

大修

周期(月)

1-3

12-24

60-120


冶金設備點檢、礦山設備點檢、球磨機點檢檢修管理可用二維碼管理:

球磨機點檢二維碼標識牌.png


1.2. 檢修內容

1.2.1. 小修檢查油量、調整各部間隙,緊固各部螺栓,更換個別襯板或檢查襯板磨損情況;檢查清洗測量齒面磨損情況,檢查襯板磨損情況,必要時更換;清洗和檢查小齒輪有無裂紋等缺陷,同時檢查嚙合情況,并記錄其磨損深度,檢查大齒輪對口螺栓是否有松動現(xiàn)象;檢查軸承和離合器,并更換易損件;檢查和修理進出料裝置易磨損部分;檢查主軸瓦和中空軸有無磨損;檢查冷卻水系統(tǒng),管道是否漏塞或滲漏,更換老化及磨損的耐油橡膠管(主軸承內腔中),檢查所有截止閥,安全閥,油流指示器等,并進行清洗和修復;


1.2.2. 中修包括小修項目,更換襯板和螺栓,檢查和更換進出料口;檢查和緊固地腳螺栓;檢查和更換給料小車耐磨襯板;檢查和調整筒體的水平位置,檢查傳動軸和電機軸的同心度;檢查、標定各處的儀器儀表;其它需要進行修理的項目。檢查修復或更換傳動小齒轉輪和軸承,減速箱解體檢查;清理大齒輪罩內油污;大齒輪在運行3——5年可根據(jù)情況調整使用,中空軸運行3——5年應進行測量;


1.2.3. 大修:包括小修和中修項目;解體檢查清洗、測量,根據(jù)磨損情況,修理或更換大齒輪、中空軸、球面瓦、傳動軸、小齒輪及筒體,修理更換電器元件,電器設備大修后,必須進行試運行驗收工作。檢查基礎,重新找正和進行二次澆注。


2. 檢修前的準備及注意事項2.1. 檢修前的準備工作

2.1.1. 根據(jù)專業(yè)點檢員及崗位點檢、檢修工人點檢提出的設備存在的缺陷和隱患,編制檢修計劃,項目要全面準確。

2.1.2. 根據(jù)檢修計劃做到三落實,即落實備品、落實材料、落實檢修人員。

2.1.3. 崗位工人應清理設備周圍環(huán)境,并將磨機內礦料排凈(事故停車除外)為檢修提供條件。

2.2. 拆裝注意事項:

2.2.1. 拆卸前應測出被拆卸零部件必要間隙及相關部件位置,并作出標記和記錄。

2.2.2. 拆下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好,防止損壞和丟失。

2.2.3. 拆下油管用干凈的破布堵塞好,防止掉入雜物。

2.2.4. 裝配時應隨時檢測安裝精度和公差是否符合技術要求。

2.2.5. 密封部件在密封時應采用圖紙規(guī)定填料或墊料

3. 檢修方法及質量標準

3.1. 主軸承

3.1.1. 兩主軸承底板中心線間距允許差小于1 mm,主軸承底板的水平度誤差不超過0.08mm/m,兩底板的相對高度差不大于0.08mm/m,兩 主軸承中心線的不重合度的公差為0.5mm,其相對標準差不得超過每米0.25mm,并且只允許進料端高于出料端。

3.1.2. 徹底清洗主軸承底板頂面和軸承座底面,去除毛刺和油污,其間不要涂抹任何潤滑油脂。軸承座與主軸承底板的接觸面沿其四周應均勻接觸,局部間隙不得大于0.1mm,不接觸的邊緣長不得超過100mm,累計總長不超過四周總長的1/4,否則,應進行研磨。

3.1.3. 用直角尺校正瓦體和瓦座中心線,使二者不重合度誤差在0.75mm以內。

3.1.4. 當軸承蓋就位后安裝三舌密封環(huán),密封環(huán)比實際需要的長一些,多余的可以剪掉。在安裝時利用軸承座和軸承蓋上密封壓板外的調整螺栓,調整密封環(huán)與中空軸同心,使密封環(huán)的唇邊應輕輕接觸中空軸,用塞尺測量,保證在無負荷時接觸均勻。

3.2. 筒體與端蓋裝配

3.2.1. 根據(jù)安裝標記將兩節(jié)筒體對裝(注意兩端筒體上的人孔位置應相錯180℃),所有法蘭結合面必須干燥,不使用任何密封劑。對裝時先將筒體調平、調正,筒體的高度應比設計要求高100mm,以免調整時碰傷軸瓦。將4個定位銷隔90°一個裝入法蘭孔,按圓周12等分穿上12個螺栓,以深度千分尺或深度游標卡尺測量兩筒體法蘭對齊情況,并進行調整,然后按圓周等分成12個點用塞尺測量兩個法蘭之間間隙。調整間隙均勻且法蘭對齊后,逐漸擰緊12個螺栓,實現(xiàn)筒體的對接。然后精調兩筒體的同心度,法蘭同心度要求為0.25mm,可用小平尺垂直貼靠在高出的法蘭上,然后以塞尺檢查平尺底面與另一法蘭之間的間隙。

3.2.2. 待調整好同心度后,擰緊全部螺栓,扭矩值按筒體部圖紙要求。擰緊螺栓只能使用校準的扭矩扳手,并且應該對稱均勻地把緊。具體安裝方法詳見6.17節(jié)。

3.2.3. 端蓋與筒體之間的安裝:端蓋和筒體螺栓孔用定位銷對齊后穿上1/4數(shù)量螺栓,用手擰緊,其中1/3半擰緊,調整同心度在0.25mm以內(方法與筒體對接相同),然后擰緊,檢查合格后按要求力矩值擰緊所有螺栓。但要注意安裝出料端蓋時,連接螺栓應避開大齒輪連接孔。安裝完之后所有法蘭之間用0.03mm塞尺檢查間隙不得插入。

3.3. 齒輪裝配

3.3.1. 第一個半齒輪起吊后扣在筒體上方,并對正筒體法蘭和大齒輪法蘭的連接螺栓孔,孔基本對好后將3個定位銷裝入法蘭孔,穿入全部螺栓,每隔三個適力擰緊一個(不可太緊),其余用手擰緊即可,將大齒輪安裝到筒體法蘭上。在調整螺栓處安裝定位墊塊,螺栓頭應對準墊塊上的凹槽,用調整螺栓頂緊墊塊來微調大齒輪的位置。用天車吊鋼絲繩旋轉筒體,使安裝好的第一個半齒輪慢慢下轉到磨機中心線以下的位置,下放過程應緩慢平穩(wěn),避免大齒輪和筒體作大幅度的擺動,對鋼絲繩產生大的沖擊。旋轉過程中必須向中空軸和主軸承間連續(xù)供油。

3.3.2. 按裝配標記安裝第二個半齒輪,每隔三個螺栓孔穿入一個螺栓,要求分界面附近各有一個螺栓,與分界面約成90°的位置上有一個螺栓,適力擰緊這些螺栓,使兩個法蘭金屬接觸但不能太緊使齒輪無法調整。靠移動上部的半齒輪,盡可能使兩邊對接口處的錐銷螺栓鉸制孔精確對準,按大齒輪圖所示位置安裝錐銷螺栓。必須安裝完所有定位錐銷螺栓后再安裝過孔螺栓。

3.3.3. 安裝錐銷螺栓時,先用二硫化鉬或類似的干潤滑劑涂抹內外圓柱部分,將有縫漲套插裝入鉸制孔,使其法蘭座在埋頭孔上。把錐銷螺栓插入有縫漲套,大頭對著漲套的法蘭端,用銅棒和大錘向下敲緊錐銷螺栓,避免損壞螺紋。用同樣方法安裝其余3個錐銷螺栓。安裝錐銷螺栓小頭的平墊圈和單螺母,用大錘敲擊扳手擰緊。安裝大頭墊圈和單螺母,用扳手緊固以防松動。在操作期間該螺母能保護螺紋并有助于以后拆卸錐銷螺栓,但該螺母過緊固會打開套筒上的錐銷螺栓。檢查兩半齒輪的對中情況,要求兩半齒輪的錯位偏差≤0.1mm。符合要求后,安裝錐銷螺栓的鎖緊螺母,防止操作期間松動。檢查結合縫間隙,應達到用0.05mm塞尺檢查,插入深不得大于20mm。如果超差,兩半齒輪必須拆開,檢查結合面是否有防銹涂層、劃傷或毛刺,清理所有障礙物,重新安裝,重新用塞尺檢查,直到達到要求為止。

3.3.4. 熱裝接口緊固雙頭螺柱。先試擰螺栓兩端的螺母,達到可用手靈活旋轉的程度,然后在一端擰上一個螺母和墊圈,其位置應該是安裝后的位置。使螺栓直立在地面上,螺栓中心孔內插入量程200℃的溫度計,用噴燈對螺栓無螺紋部分進行加熱,同時緩慢轉動螺栓,使之受熱均勻。將螺栓加熱到160℃(此時螺栓長度應伸長0.15%左右),然后迅速插入螺孔內,擰上墊圈和螺母用扳手擰緊。為使兩個半齒輪收縮均勻,此四個螺栓應按對角線的順序安裝。全部安裝冷卻至環(huán)境溫度后,按圖紙要求用相應厚度塞尺復查結合面。

3.3.5. 兩半齒輪把合好后,擰上全部大齒輪和筒體、端蓋的連接螺栓,利用大齒輪上徑向調整螺栓調整齒圈徑向位置,使大齒輪徑向跳動不超過0.8mm,軸向擺動不超過0.8mm,按12個測點檢測,兩個測點間的允許誤差不超過0.27mm。將大齒輪的輪齒等分12個點,在大齒輪的輪緣面涂寫標記,用千分表在大齒輪外圓兩側30mm范圍的找正帶上打表找正徑向跳動。固定千分表的鋼支架要有足夠的剛性,鋼支架不可固定在軸承箱上,應固定在基礎上。慢慢旋轉大齒輪,記下每一點的讀數(shù),旋轉一周后,千分表的指針應回零,誤差不超過0.08mm,否則可能千分表已活動,應重新檢查。如果超差,靠松動法蘭連接螺栓,利用大齒輪上徑向調整螺栓調整。因為跳動量能在預緊力矩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發(fā)生變化,所以徑向跳動的值應盡可能調整在最大允許值的60%,以便最終檢查不超過最大值。

3.3.6. 大齒輪徑向跳動滿足要求后,安裝所有剩余螺栓。

3.4. 傳動部分

3.4.1. 底座的高度誤差(參考主軸承底板)不超過0.08mm/m

3.4.2. 軸承座接觸部分的表面縱橫水平度不超過0.1mm,整個底座的水平度不超過0.15mm

3.4.3. 調整軸齒輪中心線與磨機中心線的平行度誤差(沿軸長方向)每米不大于0.15mm。

3.4.4. 調整大小齒輪齒側間隙。齒側間隙的誤差應控制在0.25mm范圍內,且每次測量齒左右兩端應一致。

3.4.5. 達到大小齒輪齒面接觸率,沿齒高方向不少于40%,沿齒長方向不少于50%。如果達不到要求,須重新調整小齒輪,直到符合要求。

3.5. 給料部分

用塞尺檢查保證給料彎管口與密封環(huán)的同心度不大于0.75mm。調整好后安裝壓板,重新檢查緊固所有螺栓。

3.6. 襯板

3.6.1. 襯板之間間隙不得大于12mm,襯板與筒體之間應加膠合板或橡膠板做緩沖墊板。

3.6.2. 不允許隨便割襯板,端襯板與筒體襯板之間的環(huán)形間隙應盡量減小,以防礦漿磨損筒體。

3.6.3. 所有襯板螺栓要墊好膠墊、鐵墊和壓蓋,并充分緊固不應漏礦,螺栓長度應適宜,不允許墊兩個以上壓蓋。

3.6.4. 襯板更換標準:

3.6.4.1. 筒體襯板壓邊厚度小于或等于10mm,應全部更換。

3.6.4.2. 端襯板磨損磨損超過原厚度70%時,應全部更換。

3.6.4.3. 球磨機襯板磨損超過原厚度的60%時,應全部更換。

3.7. 主要磨損報廢標準

3.7.1. 軸瓦磨損大于其厚度的1/3;

3.7.2. 小齒輪面磨損量不應大于齒厚的30%,大齒圈齒面的磨損量大于齒厚的25%,可倒面使用,磨至1/2時應報廢;

3.7.3. 齒圈輪緣扭曲度變形量不應大于7.5mm;

3.7.4. 中空軸外表面產生溝槽、斑痕或其內圓面上局部磨穿致中空軸變形,裂紋等情況時應更換;



4. 球磨機的維護

4.1. 日常檢查

4.1.1. 檢查各潤滑設備油量、油溫、油位等參數(shù)是否穩(wěn)定。

4.1.2. 檢查潤滑系統(tǒng)有無漏油,潤滑系統(tǒng)設備運行是否正常,檢查小齒輪齒面潤滑情況。

4.1.3. 筒體、筒體與端蓋連接等螺栓連接處是否有漏料處。

4.1.4. 檢查小齒輪軸組、主軸承、主電機是否有異常振動和異聲。

4.1.5. 檢查同步電機有無地腳螺栓松動,電壓、電流、溫升、振動異常情況。

4.1.6. 檢查大齒輪有無異常聲響,大齒輪是否刮罩子,

4.1.7. 檢查對開大齒輪螺栓、螺母是否齊全,松動。

4.1.8. 檢查進料口給料彎管與法蘭盤磨損情況。

4.1.9. 電氣及自動化設備外殼接地線牢固,遮欄及護罩完整、緊固。

4.1.10. 電動機無異常焦臭味及煙氣。、各有關信號指示及電動機控制裝置是否完好

4.1.11. 注意電動機溫度,保持電動機附近清潔而無雜物。

4.1.12. 檢查慢驅傳動系統(tǒng)是否傳動靈敏,有無卡阻,地腳螺栓有無松動。

4.1.13. 檢查球磨機各部地腳螺栓、聯(lián)接螺栓有無松斷。

4.2. 清掃

4.2.1. 必須保持設備清潔衛(wèi)生,操作室或機房無積灰、零件、材料、工具存放整齊。各處漏油及時處理干凈。

4.2.2. 必須班班清掃,每周大清掃一次。

4.2.3. 各平臺要及時清掃,不得有積灰。

4.3. 潤滑

4.3.1. 潤滑油脂必須符合規(guī)定的牌號,采用代用油時,其性能不得低于本規(guī)定油脂的技術性能,并須經主管部門批準。

4.3.2. 油脂必須保持清潔,用專用容器裝,不得露天敞口存放。存放地點溫度不得超過潤滑油規(guī)定的貯放溫度。

4.3.3. 注油前必須將油嘴清查干凈,油孔堵塞時需立即處理,處理不了要及時報告。

4.3.4. 潤滑裝置必須完整齊全可靠。